淨土工坊在本會服務的個案中,有一群朋友因為家庭變故、年紀大、身體病弱等不利因素,很難進入職場擁有正常…
淨土工坊在本會服務的個案中,有一群朋友因為家庭變故、年紀大、身體病弱等不利因素,很難進入職場擁有正常工作。有些則是必須照顧殘疾的家人無法外出就業,但又得獨力扛起沉重的家計。生存的壓力、生活的無奈與歷經生命的淬鍊,使這一群朋友更加惜福、願意造福與給予祝福!因此,本會基於「惜福﹑感恩﹑圓滿愛」的信念,進行「淨土工坊」(在家工作計劃),期許他們能自力更生並實現生命的尊嚴與價值。
透過善心人士的轉介,我們發現宗教文物,有著一片福田可以耕耘,經過辛苦奔走,最終取得摺疊紙蓮花的機會,也開啟了淨土工坊的成立因緣。“有事做總比沒事可做好”樸實樂天的生命開展了本計劃的序曲,這是一個陶冶性靈的機緣也是貼補家用的機會,在誦念經文的氛圍中更是對於眾生的最好祝福。 買福蓮種福田,期盼您的訂購,讓淨土工坊有機會為您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您的善心義舉,也將為淨土工坊的朋友帶來身心安頓的機會,謝謝您!感恩無限!
淨土工坊的成員一號,溫阿嬤
現年將近60歲的溫阿嬤,居住在台北市西園路的一處老舊社區,筋骨不好的阿嬤每天出門、返家都要費力地上下6層樓的階梯,因為阿嬤和阿公住在老公寓頂樓一棟鐵皮加蓋的小房子裡。走進阿嬤家,印入眼簾的是--滿室十方捐贈的拼湊家具和填滿客廳的生活雜物,長椅上躺著阿嬤的癱瘓孫女,電視播映著過動孫子愛看的卡通,阿嬤靜靜地埋頭摺著紙蓮花,娓娓聊著她的故事。 溫阿嬤和阿公共育有4個女兒,都已婚嫁,但是其中一個女兒離婚後就把2個孩子帶回給阿嬤撫養,隨後就與家人失去了聯絡。其他3女皆已各組家庭,甚少回家探望阿嬤。阿嬤的孫女張小妹,現年13歲,全身癱瘓也沒辦法講話,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阿嬤憑著照顧孫女多年的相處經驗,尚能感受出孫女的情緒,平日兩人就用一種很有默契的方式在互動。阿嬤的另一個孫子目前就讀國小4年級,被診斷出有過動症狀,目前必須服藥控制。但阿嬤很擔心孫子長期吃藥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可是如果不吃藥,孫子會一直纏著阿嬤講話、搞怪,甚至會偷偷地把阿嬤摺好的紙蓮花拆開,令阿嬤傷透腦筋。
阿嬤從21歲結婚至今,30幾年來都與阿公一起打拼生活。阿公的工作是開計程車,阿嬤為了照顧家庭、貼補家用,也在家中做家庭代工。阿嬤說她做過的事可多著呢 ! 曾經幫餐廳削過菜心、撕荷蘭豆邊,還縫過棒球手套。可是這些操勞、費時卻收入微薄的工作,不僅傷害視力,長時間久坐以及搬貨上下6層樓,更是容易造成筋骨損傷。有一次阿嬤在縫手套的時候,阿公竟然將手套都丟到門外,因為阿公實在不忍心看阿嬤這麼辛苦的操勞,但是阿嬤為了補貼家用,雖然知道阿公對她的不捨,但是只能吞下這份無奈和痛心,繼續一天一天做下去。好不容易盼到女兒都有了歸宿,想不到又得扛起撫育孫子的責任。阿嬤說遇到了,只好認命啊!
在言談中雖然阿嬤平靜地道出這一路走來的人生路,但是這份堅忍又充滿韌性的生命力,不僅令人動容,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現在阿嬤的生活依舊忙碌,平日在家除了燒飯洗衣料理家務,還要照顧癱瘓孫女的飲食起居,若排泄物沒控制好,擦擦洗洗也免不了。10點半至中午時間,阿嬤則外出打工,幫忙立心基金會送餐給社區的獨居老人們,一方面是做好事,同時每個月大約5000元的工資亦能貼補一點家用。由於家中有癱瘓孫女必須照料,阿嬤也無法離家太久,所以其他時間阿嬤就在家摺紙蓮花,為往生者祈福。
聊到阿嬤對未來的期望,她除了希望全家平平安安,另外最掛念的還是兩個年幼的孫子。阿嬤希望趁自己還能動的時候多幫孫子們準備一點生活費,以免未來自己和老伴先走了,遺留孫子們無依無靠。但是年紀大了又沒什麼專長,實在很難找到工作,更何況還得照顧孫子,無法外出太久。現在北部家庭代工的機會又越來越難找,阿嬤筋骨不好又住在6樓,要扛東西上下樓梯更是困難。 這雖然是溫阿嬤目前的處境,但同時反應出有重症癱瘓家人需照顧的弱勢家庭狀況,而這也是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成立「淨土工坊」的緣起。希望急需經濟扶持且想自力更生又難以外出工作的弱勢家庭,能透過在家靜心摺疊朵朵福蓮--勤耕福蓮、廣結善緣,並經由大眾的公益認購--助耕福蓮、廣種福田,幫助他們渡過人生幽暗蔭谷,感受人間有摰愛、處處有溫情。
貼心兒子 - 阿德 「啪!啪!啪!啪!……」一陣腳步聲,門開了。「姐姐好!」一個滿臉笑容、靦腆、斯文又有禮的大男孩下樓迎接我們。進門後,他忙著拿拖鞋、遞茶水,還自我介紹,熱情又好客。 阿德今年20歲,是唐氏症患者,本來他和爸爸、媽媽、姊姊一起過著幸福的日子,阿德小的時候,爸爸的確是個隨時陪伴的慈父。然而,阿德十歲那年,爸爸遠赴大陸工作後,便從全家人的生活中離席了,還留下一堆債務,讓阿德的媽媽除了揹負生活重擔,更要面對親戚朋友的【夫債妻還】。 十年來,一家三口,阿德媽媽為了孩子的教養問題,每天疲於奔命的接送上下學,也無法謀得正職工作,長期靠娘家接濟不在話下,幸好阿德媽媽並沒有給孩子負面的教育,她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不怨天尤人,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因而培養出一個正向快樂的阿德。
去年,阿德媽媽罹患癌症,手術臥病期間,幾乎不能動彈,阿德就拿墊子睡在媽媽床邊,半夜痛醒時,阿德立刻幫忙拿止痛藥、遞水,當時姊姊在桃園上班,也只能請一星期假,而阿德只有向學校請假,全程照料母親。據媽媽轉述,做化療後,她的頭髮一大把一大把的掉,面對鏡子她問:「媽媽很醜對不對?」阿德瞪大眼睛,強做鎮定看著她的光頭,搖頭說:「不會,媽媽妳好漂亮。」遇有客人來訪,他又飛快的幫忙找帽子給媽媽戴,怕媽媽被人看到醜模樣,貼心和細心,無人能比。媽媽就像一棵的大樹,當樹枝被截,樹葉又掉一大片時,姊姊只能辭去桃園的工作,返家就近找工作,三人相依為命。 今年阿德畢業了,姊姊剛換新工作,但賣場的收入微薄,要養活一家三口,很不容易。
透過新生活促進會的幫助,替附近的私人墓園代工摺紙蓮花,墓園的需貨量不大,而摺一朵紙蓮花的工很細,費時很長,快的話,一天約摺10 朵,換得兩個便當錢。 不過,當阿德知道這些蓮花是要給【去天堂的人】使用的,他摺得又仔細又漂亮,帶著歡喜心做高興的事。據阿德媽媽告訴我們,家裡的家事幾乎都是阿德搶著做,收拾碗筷、擦桌子、洗碗、洗衣、拖地、打掃廁所……,都是他一人包辦。媽媽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都看在眼裡。
那天,我們聽著阿德媽媽說到往事,不禁落淚的剎那,阿德立刻變臉走到媽媽身邊,給一個安慰擁抱,直到媽媽說沒事,他才走開。 阿德媽媽說:「有些父母會怨嘆生到這樣的孩子,我從來都不會,我愛他及姐姐超過我的生命。他教會我『真心、善良、體貼、孝順、純真』。病後的她說:「我非常懼怕會因病離開父母和我的孩子,我只能祈求菩薩,多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會加倍珍惜。」她不得不擔憂自己身後的孩子去處,由於很多機構都無法接納這些動作和反應不靈光的身心障礙者,雖然阿德的情況不差,卻沒有單位願意收容,目前只能留在家中。
阿德媽媽大病之後,沒有工作,體力也大不如前,她擔心自己病倒或往生後,這個孩子的去處在哪裡? 其實,我們的法律並沒有真正保障這群弱勢的孩子,一對夫妻如果生到身心障礙孩子時,落跑爸爸居多,而在離婚的法律中,更沒有特別條款保障這些孩子的權益,單親媽媽無法工作,卻還要養家、養孩子,法律放任他們自生自滅,令人感慨。 我們的社服機構、公益團體的容納量有限,門檻又高,做一個單親媽媽,除了擔憂,還是擔憂。
蓮花開時,麗美的心好快樂
短髮、體態微微發福、嘴唇泛白,氣色不佳,動作緩慢。麗美 ( 化名 ) 今年六十一歲,喪偶,患有聽覺及精神障礙,十年前發病,目前與兒子(阿全)、媳婦和兩個孫子同住,兒子阿全在某食品連鎖店擔任運輸司機,每天夜間台北、高雄往返,下班時間都是早上,因此,兒子在中午以前會陪伴和照料母親。阿全說母親發病前後,簡直是判若二人。 本來的母親是個精明能幹的人,當年還能夠掌控一家小工廠的生產線運作。由於工作壓力和丈夫的不忠,造成很長時間的失眠,導致發病。
麗美發病後,經常滿腦子胡思亂想,無法處理家務、會亂吃藥、還有輕生的念頭。幸好兒女都很孝順,子女耐心用親情的溫暖,隨時陪伴在側。為了媽媽的精神狀況,以前只要放假,兒子都會帶著母親到處去釣魚,持續很多年,直到護溪後才停止,或是開車帶她去遊車河,母子幾乎形影不離,阿全雖忙,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孝子。長時期的病痛和服藥,造成麗美姊的聽覺和精神失序,每天得靠藥物才能入眠,藥物累積後引發全身更多的病痛,四肢也不靈活了。
那天,我們去看她,進門看到一個面無血色、眼神無光、唇色慘白、皺著眉頭、體態肥胖的婦人,雖然很客氣的招呼我們,卻看得出走動有點困難。寒喧之後,我開始幫她做大腿按摩,一邊聽她講故事,麗美告訴我們,自從發病後,她的日子很難過,有時候會想去死,因此兒子幾乎都顧著她,藥物控制後,生活作息比較正常。 阿全說,現在的母親不再胡思亂想,好眠,生活規律,為了母親的病,有些事是經過他設計出來的,尤其每天早上會特地叫她自己出去吃早餐,為她創造與人接觸的機會,鼓勵她去面對外人,多一些與人對話的機會。假日偶爾故意請她做飯給小孫子吃,重建母親自我肯定的價值。
現在透過新生活促進會的幫助,麗美摺疊紙蓮花已經有一段時間,她的精神得到安定,她說:「摺蓮花讓我心情非常快樂,每天只要手摸著蓮花,整個人的心情就會好起來。」摺紙蓮花變成她的心靈寄託。阿全說,紙蓮花也讓他們全家的感情更親密,客廳變成他們全家聊天以及舒緩壓力的地方,全家人每天晚上總要聚在一起摺紙蓮花,直到晚上十點鐘,才上床睡覺。小小的一朵紙蓮花,不但帶給生病的人快樂、帶給病患家屬一個放心,更凝結了全家人彼此的愛與親情。一朵朵蓮花開在麗美的心中,也開在全家人的心中。
浴火重生 - 堅強的單親盧媽媽
2011年四月間,剛喪夫的盧媽媽帶著四個兒女住在三芝,丈夫原是貨運司機,年初因為幫同事代班運送貨品,沒想到卻是人生最後一次運程,盧媽媽一家五口頓時陷入淒風愁雨中。丈夫因搬運爆竹不慎,引發爆炸案,牽連民宅燒毀,身後留下無盡的訴訟與賠償問題等著盧媽媽解決,原本家裡的經濟狀況已經不好過,現在更面臨遮風避雨的房子可能被查封。四個孩子由九歲到十五歲,目前都還在就學階段,家裡的生活支出只靠盧媽媽在社區擔任清潔工作的微薄收入,根本入不敷出。大女兒為了減輕家中的電費負擔,每天下課後留在學校進修,但是無論盧媽媽如何截長補短,每個月18000元的收入,如何支付一家五口的基本生活開銷?
談到已過世的丈夫,盧媽媽心裡有些遺憾與不捨,她娓娓道出丈夫在今年初好不容易浪子回頭,開始重視家庭認真工作,願意為家裡負責任,她才剛開始有找回丈夫、得到家庭溫暖的感覺,沒想到上天還是召回丈夫……。 再度失去丈夫,盧媽媽強忍著心中的哀痛,重新站起來,臉上堅毅的線條掩飾了內心的傷痛,目前她不僅得面對娘家的不諒解、面對丈夫遺留下來的法律訴訟程序,每天還要安排四個小孩的飲食及上學學習。
面對一張張的帳單,無人能伸出援手,無法申請低收入戶,盧媽媽的身心俱疲,但是她並未因此而放棄人生,她不能撒手不管,她還要為四個孩子的未來打算。 四個孩子雖然課業上並不是名列前茅,但卻是老師心目中的優秀學生,更是盧媽媽心中的寶貝。孩子們知道家庭目前面臨的處境,都能體諒媽媽的辛苦,經常安慰媽媽,為媽媽按摩,紓解工作上的壓力。「路還是要往前走,生活還是要繼續過」,盧媽媽知道未來的人生路仍然漫長,身上的擔子只會越來越重,『如果我不為孩子負責任,誰來為我的孩子負責任?日子無論如何總是要過下去啊…』,盧媽媽淡淡的一句話,背後有多沉重的負擔與辛酸,她不再掉淚,但是她心裡正淌著血….盧媽媽現在的清潔工作收入微薄,她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目前透過新生活促進會的協助,代工摺疊紙蓮花,孩子們也幫忙摺紙蓮花,為家庭經濟盡一份心力,但這畢竟是杯水車薪。盧媽媽很感恩協會提供的協助,透過摺紙蓮花,讓她不安的心得以安頓,在折紙的過程加上自己虔心的祝福,她的心靈得以平靜。
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成立「淨土工坊」的主要宗旨,希望幫助急需經濟協助、想自力更生又難以外出工作的弱勢家庭,能透過在家靜心摺疊朵朵福蓮--勤耕福蓮、廣結善緣,並經由大眾的公益認購--助耕福蓮、廣種福田,幫助他們渡過人生的低潮期。希望普羅眾生能發揮大愛與善舉,你的認購與協助將會幫助弱勢急難家庭重生,感恩你的善心。
祖孫情 晚上七點多了,江奶奶騎著機車,載著唸小學二年級的外孫女, 從附近的醬油工廠下班回來。祖孫倆回到家後, 就趕緊拿出蓮花紙張,倆人開始合作摺起紙蓮花。 江奶奶的兒子離婚多年,育有一女兒,靠著從事水泥工作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但兒子因被機車撞成重度多重障礙,無法繼續工作,先生也因身體健康不能工作, 因此目前家庭經濟重擔全落在江奶奶身上。 江奶奶在三芝附近找了一家醬油工廠從事簡單的貼標籤工作,每天除了正常上班外,更要擔心車禍受傷殘障的兒子,另外每天孫女放學後,必須從工廠趕著去接回家。江奶奶一人身兼數職,已經相當辛苦了,為了兒子的車禍官司還得請假進出法庭,實在是心力交瘁,急待外界協助。
小孫女知道家中發生的這一切事情,雖然小小年紀,但卻能瞭解奶奶的辛苦,因此總是很貼心的幫奶奶做家事,下課後也都陪奶奶再回工廠繼續加班,不抱怨不撒嬌的孫女,知道奶奶賺錢的辛苦,默默的幫忙做事,每天將在外撿到的寶特瓶或紙箱帶回家整理,再賣給回收場,每月幫家裡賺個幾百元的生活費。 江奶奶身負一家生活重擔,心理並無抱怨,對於協會提供摺蓮花的代工工作,心存感激,並珍惜這份下班回家後的兼差工作,雖然增加的收入微薄,但江奶奶及孫女在每次完工收到工資時,總是感恩不斷。祖孫抱著正向樂觀的心態,認真的面對每一天。
小孫女認真細心的摺著紙蓮花,她一邊摺一邊向神祈禱,保佑她父親及爺爺能快恢復健康身體,她最大的心願就是看見家裡每個人都很健康又很快樂,她相信只要自己很認真的摺蓮花並祈福,神明就會保佑家人的平安。
福蓮惜福‧造福‧祈福這是一群由中華民國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扶持的弱勢家庭,因為家庭變故、年紀大、身體病弱等不利因素,很難進入職場正常工作但他們又必須獨力扛起沉重家計,生存的壓力、生活的無奈與歷經生命的淬煉,使這群生命困頓卻堅強面對生活挑戰的工作者,更加惜福、願意造福與給予祝福!感謝 各界善心人士 的支持提供折疊紙蓮花貼補家用的工作機會,期盼您的訂購,讓他們有機會為您獻上最誠摯的祝福,您的善心義舉,也將為他們帶來身心安頓的機會。謝謝您!感恩無限!買福蓮‧種福田福蓮朵朵‧幸福久久洽詢訂購專線:02-2636-9818